育達科大

:::

2015客家飲食文化系列活動熱烈登場

 【本報訊】本校人文社會學院盛大舉辦「戀戀客家味─2015客家飲食文化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包括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吳濁流客家文學宴、多面向客家美食實作展演、客家飲食文化圓桌論壇以及客家宴。5月15日由「2015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率先登場,與會貴賓雲集。
 

This is an image
本校舉辦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王育文副校長(前排右二)、劉慶中主委(前排右三)、
廖炳惠教授(前排右四)等與會貴賓於開幕式合影。
 
  研討會開幕式由王育文副校長主持,邀請客家委員會劉慶中主委、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川流講座廖炳惠教授兩位主題演講。劉慶中主委以「提升客家軟實力」為講題,分享客委會在面對不利客家文化傳承的大環境中,如何以「看見客家、創新客家、永續客家」三部曲為策略,提升客家軟實力。
 
This is an image
劉慶中主委專題講座主題為「提升客家軟實力」。
 
  廖炳惠教授則是從文學看客家美食,以博取、儉約、精細、巧心等四個層面,分析客家美食在環球廚藝中的地位及其啟示。廖教授舉例表示,客家美食特徵之一為博取、不排擠他者,「客家小炒」含納著豬肉、魷魚乾、豆乾、芹菜等山海各類食材,非常能夠表現此一特色;此外,客家人會把吃不完的菜加以乾燥或醃起來,做為長久的保存與享益,「梅干扣肉」即是呈現客家勤儉持家精神的好例子。
 
This is an image
廖炳惠教授從文學看客家美食,專題演講內容精彩。
 
  主題演講之後,緊接著安排三場次的論文發表會,由來自海內外近30名學者專家發表討論客家飲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人計有羅肇錦、葉振富(焦桐),林明德、彭欽清、湯錦台、張錦忠、陳東榮、陳詩雯、羅文玲、朱嘉雯、陳敬介、廖純瑜等。籌備小組也費心邀請國內重量級學者擔任論文的特約討論人,其中包括賴芳伶、邱坤良、江寶釵、余玉照、周英雄、蔣淑貞、林茂竹、李秀華、羅秀美、姜明翰、林本炫等。
 
  研討會論文除了分析論述客家文學大師吳濁流和鍾鐵民的飲食書寫之外,也深入探討客家飲食的元素、味道、譜系、米食內涵、文化創意、食材語言、英文譯名等主題,以及客家菜餚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如紐約、新馬、中國大陸)如何傳播、轉化及創新。
 
  另外還有論文是聚焦在客家新舊食品或食材,例如湖鰍、黃阿角、米食等;來自新加坡的華裔美籍女作家陳文平則在「客家靈魂」一書,刻繪了客家離散經驗、飲食書寫與跨文化記憶等。

 
This is an image
劉慶中主委(前排右二)與本校王育文副校長(右一)、李麗華副校長(左二)、人社院陳東榮院長(左一)合影。
 
  研討會結束當晚,人文社會學院特別舉行別具特色的「吳濁流客家文學宴」,與會學者陳敬介教授由臺灣文學大師吳濁流巨著「亞細亞的孤兒」的食物意象中,整理發明一份風味獨特的菜單,聘請名廚精心料理,讓參與者體驗一場心靈與味覺交融的文學饗宴。
 
  另一方面,5月22日還有精彩系列活動,「多面向客家美食實作展演」由本校餐旅系師生與校外的客家料理逹人將群聚一堂,展現他們精湛的廚藝以及巧妙的創意,讓現場觀眾品嚐揉合傳統懷舊與現代創意的客家料理;「客家飲食文化圓桌論壇」則將討論客家飲食文化與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論壇結束後,當晚還將舉行「客家宴」,由知名美食作家焦桐先生設計菜單,聘請名廚料理,讓參宴貴賓享受精緻客家美食、體驗客家飲食文化風華。
 
  人社院表示,客家飲食文化獨特而豐富,近年來,不斷追求現代化、普及化、標準化、精緻化、改良化、國際化、本土化、健康化、創新化,快速蓬勃發展,備受重視。這一系列活動集結產學界菁英人士參與論壇及研討會,提供寶貴意見,相信對未來客家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必具有指標性的重大作用。

 
This is an image
人社院於本校綜合大樓中庭搭建別具特色的「客家圓樓」裝置藝術,陳建勝校長(左五)、
李麗華副校(右一)及人社院藍培青副院長(左二)邀請各界踴躍參與客家飲食文化系列活動。